矛盾渐显矛盾一:越来越低的开工率VS不断扩张的产能所谓的开工率,是指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或者说是企业的实际产能与设计产能之比。
隔天光伏行业协会作出《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呼吁。关于产能过剩,一方面是行业涨价带来的需求降低,另一部分源于光伏产业链不断的扩产,企业对光伏市场空间普遍看好,然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剧了光伏材料涨价和市场产能过剩。
从满产滞销到步入亏损,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不到。根据EnergyTrend6月23日最新光伏产业供应链价格,硅片、电池、组件均出现不同幅度降低,硅料价格止住涨势!2021年所有大宗商品高位运行,对光伏发电行业是灾难性的,硅片涨价,材料涨价,补贴退坡,进一步压缩光伏上网电价的利润空间。然而企业的扩产虽说盲目,从各种利好政策来看也算情有可原。矛盾二:不再买单的下游VS上下游地位反转6月9日,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上,一些组件、电池企业公开向硅料上游企业发难,以书面文件加现场爆料的形式,将上游企业在硅料价格上涨过程中的种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曝光。事实上,根据上周的最新报价,硅料高位报价基本维稳,近期单晶硅片价格出现松动,与中环最新报价相比,降幅超过5分/片,电池、组件随之降价,目前来看涨价情况已经出现转机。
当天会议特别提到,增加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出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光伏行业2021年发展任务: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地方做好光伏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运行维护、受益分配、补贴发放等相关工作。这一组件价格,基本上回到2018年下半年的水平!然而,即使在如此的高售价之下,组件企业的利润并不是很高。
然而,如果硅料长期在200元/kg以上,组件维持在1.85元/W的价格下,全国大约仅三分之一地区的地面电站具备投资价值,而很多户用光伏、工商业光伏项目也很难推进项目。上游产品价格,越早回落,对行业越好!一、光伏组件价格不断创新高,组件企业利润并不好1、光伏组件价格重回2018年下半年水平6月22日,中国能建2021-2022年光伏组件集采开标,预估总量为 1200MW。因此,国内需求潜力非常大;但如前文所述,现有组件价格下项目无法开展。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光伏项目的全投资收益率,去补贴带来1%的下降,成本上涨带来2%的下降。2021年国内的装机总量仍然值得期待。
意味着,即使原本8%收益率的项目,也会直接降低到5%!即使央企,也很难接受这个水平。与光伏设备不断创新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电机组价格快速下降!而且,由于风电项目的土地是按基础点征,土地费用上涨对项目成本增加并不明显。有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该企业的风电项目上会排队已经排到8月份,但没有新增的光伏项目;另有工作人员介绍,上半年运作了20多个新能源项目融资,光伏项目只有3个。国内、海外市场都会有一个相对较好的预期。
SNEC之后,PVinfolink的硅料平均报价一直维持不变,但最高价出现下降。然而,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电站投资也出现了全面的上涨。原本,光伏电站投资企业都期望成本能下降0.3元/W左右,实现收益率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同。因此,在150~170元/kg的价位下,硅料企业仍然有较好的利润。
6月11日,蒙能包头50MW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项目,5家组件企业的投标价格均在1.8元/瓦以上,最终的中标价格为1.87元/W(含运费)。三、投资企业的应对高价组件的策略在之前的文章《高组件价格或致需求萎缩至125GW,硅料价格或已见顶!》中介绍,按照现在组件价格按1.85元/W,配10%、2h储能,总投资按4.4元/W考虑,全国大约仅45%的地级市,可以实现6%及以上的收益率,具体地区如下图所示。
2、多因素推高光伏电站成本普遍上涨0.5元/W以上因素1:EPC价格上涨通过对2020年、2021年1~5月大量地面电站EPC的中标价格来看,近期EPC价格出现的全面的上涨,如下表所示。表:大型地面光伏电站EPC价格统计钢材、铜等价格的上涨推高支架、线缆成本,推动小EPC(不含组件、逆变器)加权平均价上涨了近0.16元/W;大EPC(含组件、逆变器)加权平均价上涨了近0.52元/W;综合来看,组件造成的上涨约为0.35元/W。
海外市场也表现出强劲的需求。针对这一说法,某央企领导坦言:我们肯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新能源,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7月底前无法回落到预期价位,大多数项目很难在今年年内完成并网,今年国内的装机数据预期会比较难看。然而,由于海外订单执行周期比较长,5月之前执行的订单,大多数是春节前签的订单。四、硅料价格下调,助力市场需求恢复1、需求潜力大,但被高价组件压制年初以来,各省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规划,主要省份都计划实现装机量倍增。硅料在此价位下,组件能回落到1.75元/W左右,从而让国内、外市场重新火热起来,实现年初170GW左右的预期。
许多投资企业坦言,当前风电项目的度电成本,已经低于光伏项目!因此,许多央国企加大了风电项目的开发。根据测算,组件价格在1.7~1.75元/W之间时,国内的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市场可大规模开展;海外市场也比较能接受。
美国一季度的新增装机高达5GW,预计全年将突破20GW,相对于2020年翻一番。因此,下游需求低迷的压力一定会逐级线上传导。
详见《硅片开始降价了!》。此时,硅料企业仍然有较好的利润,下游市场需求也会比较好。
这又会带来全投资收益率2%左右的下降。因此,有人认为,央企可能会更多的考虑政治因素,将经济因素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爱旭激烈抨击通威就是电池片企业承受巨大压力的表现;6月中旬,硅片企业明显承压。以大全为代表的硅料行业先进企业,硅料的全成本约为40元/kg;国内一般硅料企业的成本在60元/kg左右,海外硅料的成本在80元/kg左右。
因素2:强配储能推高成本除了EPC成本上涨之外,2021年开始,各省全面要求地面电站项目配储能,基本按功率配比5%~20%、1~2小时要求,平均约为10%、2h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6亿千瓦,同比增长24.7%。
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报送信息,经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梳理统计,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累计纳入2021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415.84万千瓦,户用光伏发展速度迅猛。6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户用光伏项目信息(2021年6月)。
其中,1-5月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9.91GW。值得注意的是,此前6月18日,国家能源局还发布了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附表:纳入2021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统计表(截至2021年5月31日)。此外截至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4亿千瓦,同比增长9.5%价值之先:咬定研发不放松毋庸置疑,隆基一直是客户价值执着坚韧的探索者和践行者。2017年,隆基又基于双面 PERC 电池,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产品Hi-MO 2,推出伊始,即被应用于亿利资源的库布其项目及国电投黄河水电格尔木大型电站,取得了轰动行业的发电效果,促使国家第3期领跑者项目的双面组件应用占比达到40%以上。
2018、2019两年间,隆基又引入半片技术和M6 标准硅片,先后推出Hi-MO 3、Hi-MO 4,使组件功率与产品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推出伊始便成为当时最为热销产品。彼时,P型单晶PERC电池技术一直被海外电池厂商作为高端技术,由于高光衰的特点,国内市场并不看好这项技术。
从Hi-MO 1到Hi-MO 5,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Hi-MO 系列都引领了当时的技术潮流,并且每一代产品都能成为市场标准的定义者及下游电站需求的最佳组件选择。同年,隆基首款以High+MONO命名的产品Hi-MO1亮相,这款基于单晶PERC技术以及低衰减技术的高端组件,让光伏组件(60型)突破了300W,光伏行业跨时代地进入3.0时代。
据隆基透漏:隆基HPC电池技术将在合适的时机大规模量产,继续引领效率与发电量进化。2020 年,隆基经过对全产业链价值的综合分析推出了专为大型地面电站设计的最优尺寸组件 Hi-MO 5 组件,高效PERC电池结合隆基无隐裂智能焊接技术,组件效率可达21%,实现了高功率、高效率与高可靠性的完美融合。
© 1996 - 2019 不切实际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义东